小麥注音

最近在 Mastodon 上,qbane 發了把小麥注音移植到 ibus 上的進度(HackMD 筆記連結),才發現原來小麥注音早在幾年前就有 fcitx 版,因此我趕緊寫了個 SlackBuild 裝來試用。用一用發現,小麥注音的選字比新酷音直覺好多,在打長文的時候幾乎不用選字;打標點符號的規則也跟新注音/酷音相差不遠,很快就用上手了。

題外話:現在我的小麥注音 SlackBuild 已經上傳到 slackbuilds.org,各位可以點這個連結下載

但這麼好用的輸入法不禁讓我思考:同樣是注音自動選字輸入法,為什麼有的用起來比較順,有的用起來會卡卡的?仔細一看小麥注音的網站,下面有個 FAQ,其中一項正是:「選字的原理是什麼?」可惜 n-gram 什麼的我實在看不懂,只能很膚淺地說它真的很好用¯\_(ツ)_/¯ 看得懂的朋友們可以去他們的網站連結看看細節。

下面還有另一個有趣的細節,就是「詞條資料來源」。他們在另一個頁面詳述資料來源:有新聞稿、近代古典文學、各類公開出版品,與主要開發者們的部落格文字。

仔細查了一下,發現小麥注音的開發者似乎都很大咖;相關期刊文章甚至可以看到許聞廉先生(自然輸入法開發者)當共同作者。但新酷音陣營似乎也不遑多讓,由 jserv(黃敬群老師)打頭陣;但相關學術文章就沒找到了(不代表是什麼壞事)。但 jserv 的部落格文章中,也提到許多查資料時常遇到的人名,如 kanru、kcwu、gugod、zonble、pcman 等,大家好像跟各路輸入法框架(gcin、fcitx)也有些關係。這個區塊的世界似乎滿小的(笑)

2023 高文偉 @ 政大總圖

Last updated: 2023-01-03

標籤:隨想

如果想讓我知道您看過這個頁面,請點擊這個連結運作原理